著名治疗白癜风专家 http://pf.39.net/bdfyy/bdfzj/芽蛳,一种与螺丝钉差不多大小的水产品。因为它小而细,貌似嫩芽初萌,所以被温州人称之为"芽",又因之其硬壳呈有螺旋纹,尖臀圆脑,亦归为螺蛳类,再之其出于浅海中,如此种种,便有了昵称:"芽蛳"。当然,这仅仅是我个人的理解。温州一友人说,他更喜欢称之为"牙丝"。可也是,芽蛳、牙丝音同字不同。这老哥也好这个,当然就有点他自己的见解的:细如丝,塞牙缝之趣也。本来嘛,一种物产多种叫法并不少见,一个地方一个名称也是有的。这并不妨碍得其味亦是无穷的。据传,沿水而居的古人,早在史前就有了嘬螺蛳的喜好,考古学家发现了成堆成堆的螺蛳壳遗址,淡水螺海水螺的空壳都在万年以上。芽蛳虽小,老钉恁大,味道且好。鲜味留唇,美味在舌尖上转悠打钹,咂巴着滋味,心里那个爽歪歪呀——吃过芽蛳的人,谁都不会忘记的。童年的味蕾特别敏感,童年对味道的记忆,也就特别深刻。那种带有海苔味道的鲜香滋味,牢牢地印在脑海里。仔细想想,已有二十多年没吃过这个小东西了,却也未能忘怀。芽蛳,算不得隹肴,未见酒宴大台面上有过它的小小身影。其类似瓜子花生的零食,或是男人在自个小酒儿端端的时候,作为吊吊口味的嘬嘬之趣。记得小时候,每年的清明节前后,都有一些走街串巷的小商贩,印象中,以乐清女人为多,拎着一个带盖的小红色木桶,用浓重的乐清腔吆喝着:芽蛳唉,苔唉——鲜噢!吃味道……芽蛳的季节性很强,也就这么几天,日子过了,芽蛳的味道就差了些,买客就少了。吆喝声的"吃味道"也是不差的。孩童时代,对这种吃的吆喝声,听力是很灵光的,尽管吆喝声远远地传来,仍然尤如响雷震耳,浑身都会打一个激灵,耳朵顿时尖起来,眼珠儿光起来。乐清女人的吆喝声十分有吸引力的。一个鲜字,就能勾出涉世未深的人一把把的馋虫来,口里顿时满满生津,垂涎欲滴。有人端着碗来买。乐清女人就势把桶放下,掀开木桶一侧的盖子,用一小搪瓷碗,在桶里唏哩哗啦地盛上一平碗,连汤带汁,倒入买客的碗里。当然,也忘不了夸一下自己芽蛳炒山葱的好味道。山葱,就是一种野葱,大多生长在山坡野岭上,一撮一撮的,细细的,青白分明。山葱有点野,比小葱的香韵要浓郁一些。炒芽蛳除了生姜外,山葱是必不可少的。那芽蛳,极其小巧玲珑,配上山葱的青翠碧绿,特别好看。好看就意味着好吃,好吃就是好味道。童年的思维逻辑大致如此。芽蛳的鲜味,从木桶里轻轻盈盈地飘了出来,一缕缕鲜香绕人鼻头尖,让围着木桶的你我他,忍不住深深地吸了一口鲜气:嗯,是好鲜!那年那月,人家屋里的经济状况相差无几,来买闲食的人并不多。围着芽蛳桶的,都是一些眼光光,小孩子家家的娒佬。这个年龄段,正是食欲旺盛的年龄。我母亲常说我们恨不得石头也能啃上一口!先看着买客端着一碗芽蛳走了,眼睛赶紧收回来,再一起看着卖芽蛳的乐清女人,轻轻地盖上桶盖,拎起桶也走了。孩子们这才一哄而散。有的则跟着乐清女人的后边,扯开嗓子,学着女人的乐清腔高声叫喊着:芽蛳唉——鲜兮哎!芽蛳没吃到,那鲜味儿却不知不觉地留在了孩子们的心里——很好吃,可是有多觧呢?童心丰富的想象的空间有多大,芽蛳在心里就有多么得美味。又是一年清明节前后。有一天上午,又响起了乐清腔卖芽蛳的吆喝声。好奇心驮着馋虫一下子就又涌上心头。我们几个实在馋不住了,就着急忙慌地去找母亲,先作口头保证:只此一回,下不为例。母亲架不住我们几个的软磨硬泡,好不容易,母亲在我们的动员下,买了一小碗回来。一碗可能是五分钱吧,也许不是,看看,价钱都忘记了,却没有忘记吃。看到母亲端着碗进来,我们几个就象贪腥的小猫儿一样,紧紧围着那碗芽蛳就不肯离开了。家里唯一的一把尖嘴钳,在我们几个的手上传过来递过去,敲的木桌面嘭嘭响——击鼓传花都没有这么热闹的。兄弟姐妹多,抢着吃的味道就特别地好。母亲虽然给我们买了芽蛳,且也不免有些怨言,说这芽蛳有什么好吃的,既不能当饭又不能当菜的,花去的钱能买好多菜呢。母亲的叨叨念念,丝毫不能影响我们嘬嘬芽蛳的兴致,一个个吃的摇头晃脑。父亲是很反对我们吃这些莫名其妙的玩意的,那一个个细细的尖尖的芽蛳,很象缩小版的钉螺。当时正值放映黑白电影《枯木逢春》,演的就是江南一带消灭血吸虫病的故事。电影热火的不得了:"借问瘟神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而钉螺,又正是血吸虫病的最可恶的媒介,它会让人得大肚子病而丧生,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父亲的警告丝毫不影响我们的食欲,一个个嘬芽蛳之声滋滋作响,津津有味。虽然这芽蛳不是那钉螺。父亲一向严厉,他的阻止,还是让我们几个产生了畏惧。自那以后,再传来卖芽蛳吆喝声,我们也不会再去纠缠着母亲要买来吃了。芽蛳味道的确很鲜,小海鲜那种浸润在汤汁的鲜香美味,轻轻地用嘴一嘬,一粒米似的螺肉,竟然在唇齿间蹦哒着留香。那种鲜、香、咸,形,萦绕着舌尖上成了我们的品味之初。噢,海的味道。参加工作后,有一年的春天,一次在单位值班,离老远的,就听到蛟翔巷深处传来叫卖芽蛳的吆喝声,一声紧接着一声的,很有诱惑力,难免让人心情悸动。几个值班的,本来就闲来无事,正在磕牙拌嘴打趣。小巷里忽然传来叫卖芽蛳的吆喝声,让每一个人的眼神,瞬间都亮了起来。女人的天性,矜持一点。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不动声色,生怕别人说自己的嘴巴那么馋,那么好吃。这个时候,男人大出手,一下子买来了两碗,招呼大家一起分享:芽蛳来了。只需一声招呼,人人都倍添热情。吃芽蛳似乎也用不着尖嘴钳了。人人手拿起一把钥匙,把芽蛳的尖臀放入钥匙上端的孔眼里,轻轻一别,芽蛳的尖臀应声而落,再把芽蛳头凑到嘴边一嘬,鲜汁嫩肉,倾刻间在嘴巴里左嚼右磨,品尝着芽蛳那种独有的滋味,然后慢慢下咽。哇……芽蛳!在鲜香可口的食物面前,女人天生的矜持,似乎也应该荡然无存,花容不顾,个个嘬嘬的眉飞色舞神情亢扬……多少年了?再也没有听到拖着乐清腔叫卖芽蛳的吆喝声了。吆喝声远了,消失了,童年的味道也归岁月深处了。人生长河悠悠,载不动记忆深处的舴艋舟。不知道为什么,这些日子,脑海里总是出现那个胖乎乎的,臂弯挽着桶卖芽蛳之乐清女人的身影,耳边响起她的吆喝声:芽蛳哎,鲜兮……作者
贾振葵
曾为媒体人作家
年发表作品,多次获奖
散文《说昙花》《一件连衣裙》
入编中国散文学会编撰的《中国散文大系》
抒情卷和女性卷
三十多万字《温州工艺美术》的执行编辑(主要撰稿人)
主编
楚尘建波
执行编辑
丹丹力诺淑珍露露
监制
金易贞木
文化瓯风传承
文学温州现象
文艺温州百工
中国网新温州副刊《瓯江文艺》
征稿
人物专访文化探寻散文随笔
诗歌小说摄影美术工艺作品
《瓯江文艺》投稿邮箱
oujiangw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