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病人:社交恐惧症是病得治
广州市脑科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徐文*表示,陌生人恐惧症是社交恐惧症的一种,因为多伴随着城市化进程,有这种症状的人也称之为城市病人,它表现为:见到陌生人就紧张、心慌,并存在明显的焦虑不安。 广州市脑科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徐文*表示,陌生人恐惧症是社交恐惧症的一种,因为多伴随着城市化进程,有这种症状的人也称之为城市病人,它表现为:见到陌生人就紧张、心慌,并存在明显的焦虑不安。社交恐惧症的治疗难度很大,因为患者已经形成社交恐惧的行为模式。城市病人社交恐惧症沙河顶,广州话剧艺术中心13号剧院的小凉亭里,一头金发的青年导演、编剧兼演员刘昊枯坐着,一根接着一根地抽烟。刘昊是本地戏剧圈里的新晋导演,参演过《威尼斯商人》《生女郎》《哥只是个传说》等戏剧,也编过《鬼和你同居》。他一脸严肃,语气凝重,你会误以为他已年过四十,其实,他是80后。刘昊来广州7年了,仍听不懂一句粤语,这是因为他把自己 圈禁 在广州话剧艺术中心13号剧院,他把这地方称为 13号大院 ,一字之差,透露出心声。为生计,他参加过很多饭局,出入各大圈子。可他发现,与陌生人打交道仍很困难。他不喜欢奉承、不愿伪善、不懂巧言,因此始终找不到拉近与对方距离的交流方式,后来,索性沉默。除了工作,刘昊没有别的归属感,同事是他唯一的 朋友 。比起应酬,他更在行的是把自己关起来写剧本;或者什么都不做,宅家里任凭时间流逝。 宅 是他的关键词。他解释, 宅 无关他人,有问题的不是外部世界,而是一个人的内心,对他来说,就是 恐惧陌生人 。他的生活他独在异乡为异客不想改变不想交际自己是城市病人,他承认得很坦然。 我有城市病人症状,我严重没有归属感。 在接受新快报采访时,刘昊说, 我知道自己应该改变,多交朋友;但是又懒,有畏难情绪,心态有时也不健康。出了13号大院,我几乎没朋友 。2014年12月24日平安夜,刘昊待在房间里写剧本,有点无聊。这时,大街上热闹得很,他也不是非得此时把剧本写完,但他仍 不想出去 。 即便我不用工作,似乎也无处可去。 他事后告诉。 恐怖的是我不觉得这有问题。 刘昊说, 偶尔的无聊可以克服,我宅在家里看书看电影,时间很快就过了,所以我没有打开交际圈的欲望 。他说,他享受孤独。宅在家里,他觉得慵懒、没有压力和充满安全感。他像习惯单身的人一样,没有任何倾诉欲,也不求有人相伴。比如吃饭,他不觉得一个人吃饭是件可怜的事,他说叫份麦当劳外卖就可以了。难以解释他这种自我隔绝因何而起,他否认是家庭的影响,也否认曾经被人伤害过,更否认是自卑使然,最后他归结为: 可能是因为我心高气傲。可以说,有点自负。 当然,如果他留在自己的城市,情况可能会好一点,至少还有自小一起玩的发小为伴。如今他来到广州,一句粤语也听不懂, 只要有人跟我说广州话,我马上就说我听不懂。我也不强迫自己去学。 来广州7年,他习惯了 独在异乡为异客 的生活。那些需要狂欢的日子,他总是一个人过。参加饭局一言不发和陌生人无话可说一直以来,刘昊以 宅男 的方式,抵御着陌生人恐惧症。他沉迷于熟悉的圈子,圈子以外的事,一概不理。 我如果在非工作状态下与陌生人初次见面,总不知道怎么交流,找不到一个话题或者渠道迅速拉近关系。 刘昊说,其实他挺愿意说话,但就是慢热,需要长时间交流。在陌生人面前,他本能地孤独着。 我挺怕人多,特别是当他们都是陌生人的时候。人一多,我的存在感就降低,就不想待下去了。 他说。在朋友组织的饭局中常见的情景是,在座的演员、编剧,甚至其他导演,聊得热火朝天,刘昊却静坐一旁,埋头吃饭。其实他知道,戏剧圈子里,一定要让尽量多的行内人认识自己,才有冒尖的机会,但他做不到。 导演问我话,我不知道该答什么,讲完一句就接不下去了。 刘昊说,多数情况是,他参加饭局时会不说一句话。 我经常干这种事,让带我去的朋友很尴尬,说 刘昊你怎么回事?我叫你来不是让你耍大牌的! 刘昊意识到,拒绝社交不利于个人发展,内心十分纠结、担心,但就是不愿勉强自己去改变。同事称他有趣稳重不过仅限熟人圈子广州话剧艺术中心市场部负责人桃子与刘昊共事5年,桃子告诉,刘昊对自己的评价恰如其人,但桃子会用 有趣 来形容刘昊。 他是一个很稳重的人,在熟人圈子里话很多,总是妙语连珠;在戏剧方面很专业,但他就是那种只爱混熟人圈子的人,不是一坐下来就能聊起来的。他蛮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