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吸虫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沪股通效果为何逊预期 [复制链接]

1#
北京什么医院治白癜风比较出名

沪股通效果为何逊预期?


沪港通至今已经推出三个月了,但交投总体清淡的局面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


    香港交易所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10日收盘,沪股通总额度还剩1993.82亿元,已累计使用1006.18亿元,这也就是说,3000亿元的总额度,三个月下来只用到三分之一。而上交所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10日收盘,港股通总馀额为2261亿元,开通以来累计使用239亿元。这也就是说,2500亿元的总额度,三个月下来只用到不到10%。


    看来,如何提高沪股通的作用和影响力,仍然是本港和内地证券监管机构要考虑的问题。


    交投并不热络


    沪港通开通以来,市场交投并不热络。头两个月,沪股通累计交易2161亿元,日均量为54亿元,这和上海股市最高接近8000亿元,平均日成交4000多亿元的成交量来讲,实在是微不足道;而港股通累计交易339亿元,日均仅仅9亿元,更是不值一提。


    相比来讲,沪股通要明显强于港股通,从去年11月17日沪港通启动至今,已经有超过千亿元的海外资金通过沪股通配置了A股。据估算,至今有本港人民币存款的7%人民币资金已经流入内地买A股。


    沪股通开通已经对内地股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沪港通北上资金偏好蓝筹,90%以上为上证180指数成分股的交易,主要投资于金融、地产、消费等行业;沪股通今年1月份的买入额中,最大的前两位是中国平安和中信证券,前十位的股份当中,除了大秦铁路、贵州茅台、上汽集团以外,其他都是金融股。沪股通持续买入的倾向已经对内地股市的投资偏好产生了影响,去年以来内地金融股一直反覆造好,成为行情的主力,这和沪港通的开通有一定的关系。


    仍须加力提升影响力


    沪港通效果逊于预期,尤其是港股通几近空转,是有多方面原因的,须要一一来解决。


    第一是交易费用贵的问题。沪港通开通至今三个月使用额度一直未见突破,交易费用贵是一个重要问题。好在有消息说,在深港通推行前夕,港府拟降低交易费用以提升其交易量。


    二是要打消基金公司的疑虑。自沪港通于去年11月推出以来,港交所一直积极与海外监管机构及机构投资者进行密切沟通,但由于一些技术性限制,例如通过沪港通名义持有人所持股份的实益拥有权问题,是投资者经常提及的一个疑虑,故迄今为止,基金公司的参与度不高。沪港通刚推出时,有部分投资者担心其通过香港结算作为名义持有人持有的A股并无所有权,但现在投资者已经明白,不论根据香港法律或是中国内地法律,他们对这些A股均享有实益拥有权。现在港交所找到了方法,可以帮助扭转沪港通令人失望的表现。最快在今年3月,交易所运营商将为基金经理提供新的交易帐户,这将使得他们能够克服令其无法出售在沪上市股票的主要障碍。


    另外,内地监管机构要求国际投资者在计划出售内地股票的当天,必须在早上7点45分前将其股票交给在香港的证券经纪人。香港投资基金会联合会说,其会员担心,证券经纪人可能泄露其沽盘的详情。提前预知投资者的计划可以让「流氓交易员」有时间超前交易,这使得他们能够从随后的股价变动中获利。即使新举措得到实施,要消除基金经理的担忧,仍须走很长的路。


    三是要增加沪港通的吸引力。在这方面本港已经有了突破口。港交所发言人日前表示,将在市场准备充分的前提下尽快推出离岸市场的A股卖空交易功能,这将有利于机构投资者参与A股市场的风险管理及增加操作灵活性。这对A股市场逐渐走向成熟以及推动内地股市改革会起到很强的推动作用。


    四是内地要加快A股纳入MSCI全球指数的努力。目前外资配置A股的渠道非常有限,而外资对A股的配置需求却是源源不断的。在A股纳入MSCI全球指数后,A股将逐渐被全球投资基金配置,预计A股会迅速长胖,国际投资人逐渐占据重要地位。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