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吸虫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偃医风采强将手下无弱兵呼吸内科门诊 [复制链接]

1#

前几日,我院呼吸内科李快主任坐门诊,给病房收治了一位“特殊”的病人。

那是一位61岁的男病人。住院时主诉:10天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咳少量白色黏痰,无发热、咽痛,全身困痛,无心慌、胸痛、呼吸困难,当时在某诊所口服药物治疗,具体药名不详。2天前咳嗽加重了,还伴有呼吸困难,快走及上楼梯后更加难受。

患者觉得不能再耽误了,所以到我院进一步查找原因、治疗。李快主任详细询问病史,完善相关检查后,收住呼吸内科病房,并将病情、检查要点、诊断方向,与主管医生杨红敏做了细致沟通。

病人入院后,精神差,饮食和睡眠都不好。据患者说,他既往体健,曾骑行山地车旅游,穿梭于美国、韩国、日本等地,有长期吸烟史(20年),2个月前因“腹胀”曾就诊于我院门诊,当时的腹腔彩超提示:有腹水约36mm。

住院后行胸部CT后提示结果:左侧大量胸腔积液,左肺膨胀不全,建议胸水消失后复查。杨红敏依据检查和化验结果初步诊断为左侧胸腔积液:怀疑类肺炎或肺癌。同时胸腔彩超提示:左侧最深约99mm,透声欠佳。为明确诊断,行胸腔穿刺置管术查胸水和血肿瘤标志物。

继续检查明确诊断。胸水引流后复查胸腔彩超,三天后第二次胸部CT结果:左侧胸腔积液大部分消失,左肺下叶复张,右侧少量胸腔积液形成,余未见明显改变。

经过两次胸部CT检查对比,肺部占位排除。病人症状依然没有明显缓解,结合患者外周血嗜酸、胸水嗜酸均较高,李快主任和侯帅辉主任又多次对患者进行会诊、反复讨论,两位主任建议排查有无寄生虫疾病。

若要排查有无寄生虫,医院进一步检查。杨红敏医生多次查阅相关资料,并在我院公共卫生科王俊桃科长的帮助下,联系到了洛阳疾控中心给予化验检查,查血肺吸虫抗体:IgM阳性,IgG阳性,最后诊断:寄生虫相关性胸腔积液(肺吸虫病)。

查找到了病因、确定了诊断,所谓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经过10天的治疗护理,患者好转、出院,杨红敏嘱病人定期来院复查。

病人精神好转、症状减轻,全家人也都展开了紧皱的眉头,家属送来锦旗表示感谢。病人的感谢是对医护人员工作的肯定,更是一种激励。

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是偃医人共同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小科普:寄生虫性胸腔积液

随着现代居住卫生环境的改善及健康意识的加强,寄生虫感染越来越少见,这也是临床医师容易误诊、漏诊的原因。需要与“结核性胸膜炎、恶性胸腔积液、特发性嗜酸性胸腔积液“相鉴别。

诊断要点:

1、一般有比较明确的接触史;

2、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

3、胸水嗜酸性粒细胞≥10%;

4、寄生虫抗体阳性;

5、胸膜病理排除其他;

6、诊断性驱虫治疗有效。

—END—

供稿:杨红敏

编辑:穆宝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