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新冠疫张建斌督脉张1月29日
本期目录
1.“西学中”班·教学实录·精彩片段(选·续6)
HBV(乙肝)—世纪瘟疫
2.本期病案
暑湿浊滞
3.青年才俊临床实录
针刺治疗中医热病(伏暑久热)·FUO(长期不明原因发热)1例研究生·李云昊
4.诊余缀金
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
疫情常态化刍议
相关链接:
策:新冠疫张建斌督脉张1月29日
?.?~?..?
01
医院
(南京中医院)
首期()“西学中”班
教学实录·精彩片段(选·续6)
HBV(乙肝)—世纪瘟疫
对于乙型肝炎,一百年前人们还未认识,很惶惑,多数没有*疸,发病于不知不觉。于是就出现了慢性肝炎、无*疸型肝炎、迁延型肝炎等等名词。西医传进中国,一方面,给中国的医疗带来革命性变化,另一方面,西医是科学的医学,科学是什么水平,西医就会是什么样子。当时的科学没有认识乙肝病毒,所以就没有有效的防治方法,而西医的皮下、肌肉、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是当年西医的绝对招数,民众也是从注射治病上产生认可、崇拜,以致于打了针、吊了水才算是看了医生,死也是无怨的。
乙肝是我国肝硬化、肝癌的最主要原因,称之为百年瘟疫也不为过!
“解铃还须系铃人”
90年代以后,我国才普遍出现了乙肝的预防注射,年代开始,一次性医疗器具,尤其是注射器具的一次性使用,已经深入人心。乙肝、丙肝抗病毒治疗和预防注射现在都在我国普遍推行。
但是,乙肝大国,10%的感染率,要斩断这个传播链,谈何容易!得两三代人的努力。所幸,近十余年,乙肝新病人越来越少,病毒携带者(所谓大、小三阳)也越来越少,我们面对的主要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肝功异常,肝硬化,肝硬化失代偿,肝癌。
这真是:解铃还须系铃人。继乙肝疫苗之后,乙肝抗病毒药已经有20余年。
抗击乙肝,中医没有缺席
起先,我们虽然对乙肝的病因尚不清楚,但是像历史上每一次瘟疫一样,中医从未缺席!中医人自觉起来与乙肝进行顽强不懈的斗争,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在抗病毒化药出现之前,中医人也从中草药中加以筛选,由于化学药物抗病毒药出现,这方面探索一下子就冷了下来。但是,当时一些食疗验方,现在看来,仍然有所启发:比如泥鳅、*鳝、甲鱼的食用,柴胡、郁金、垂盆草、平地木、水飞蓟等降酶保肝的作用。有些做法,现在听起来似乎有些骇人听闻,如生吃泥鳅、活吞泥鳅苗,肺吸虫等寄生虫的问题也是很可怕的。但是,在没有抗病毒药的情况下,这种类似于特异性蛋白的“免疫学治疗”,总比束手待毙强吧?中医就是这样积累起丰富的经验的。所幸,我在嘱患者活吞泥鳅苗时,没有发生过医疗纠纷。
朱良春先生的复肝散就是中医人与世纪瘟疫斗争的丰碑!即使今天抗病毒药广泛运用,但复肝散的应用却更深入,应用范围也有所扩展,尤其是乙肝到了“黑疸、女劳疸”阶段,或到了鼓胀、癥瘕、血症阶段,如:肝硬化失代偿、严重失代偿后康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亢(全血或某一系某两系减少、肝脾肿大、巨脾)、伴慢性胆、胃炎症等,有不错的疗效。
坚信二十年后可以完全消灭乙肝及乙肝所致肝硬化!世纪瘟疫休矣!
?.?~?..?
02
本期病案
暑湿浊滞
某某男65岁
-7-26
病史简述:
患者系痿症患者,现卧床,行动不便。全身肌肉萎缩,但面部、足、手外观无明显萎缩,本次诊视不是原发病,而是:一周前,曾有全身恶寒发冷,近一周来,脘部痞满不适,食少,食欲差,夜不安卧,整夜失眠,无腹泻、呕吐、腹痛等。
舌诊:舌质微绛,舌上苔较厚腻,苔色焦*。
脉诊:脉数,两关部脉微,右手寸尺有滑像,左手寸尺偏细弦。
清化湿浊,和脾胃,调升降。
藿香10克苍术6克白术6克
*芩10克山栀10克*连3克
法半夏10克陈皮5克炒枳实10克
砂仁3克后下滑石10克包煎
神曲6克山楂10克谷、麦芽各10克
荷叶10克干姜6克生甘草3克
按语:
一、辛丑年,水运不及,土湿之气大行。
辛丑年,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
三之气:主气:少阳相火;客气:太阴湿土。
三之运:主运:少宫湿土不及;客运:少徵君火不及(土不足,君火也不足,此土不是暖土也)。
治法:中苦和。(六元正纪大论:上苦热,中苦和,下苦热。)现在为一年之中段,所以予苦味调和的药味。
分析:今年气候虽然较为和平,但到了夏天,在泉之气的影响较大,所以夏季气温偏低。由于主运为水运不及,所以土湿之气大行。到了现在,主气、主运都为湿土主事,所以雨水偏多,有的地方发生水灾。于人,则发生湿浊方面的病变,同时要考虑暑的因素。
二、正是中伏大暑、小暑时分,但是,今夏多雨低温,连素称火炉南京,也未见几天35度以上高温。但毕竟伏心,天暑地湿交蒸,人在气交之中,受寒湿而化热,是寒热错杂之证。脉舌为热象无疑,但春夏阳气浮越,当时时顾护脾阳,虽然清热化湿浊,与干姜、白术、砂仁之属并用,以免寒凉太过。
三、湿浊阻滞,中焦枢机不利,升降失常。所谓:胃不和,则卧不安,彻夜不能安睡矣。若湿浊化,枢机利,则自能安睡矣,是所以不用枣仁、茯神、磁石等安神之品也。
四、苔厚腻焦*,是湿浊化热之征。质绛,亦热征也。
五、脉数寸尺有力,关部微。考虑患者原患痿症,且与以前所见不一样,面部和手足无异常,不是这方面专业,不敢开口,开口便错也,且记录之。与证候相关者,右脉较滑,是湿浊在脾胃也。关部微则暂无解释,或与原发病有关。
六、夏日胃纳呆是常见问题,一般用消导化食套方。此处亦未能免俗,而加用保和丸方意。
?.?~?..?
03
青年才俊临床实录
针刺治疗中医热病(伏暑久热)·FUO(长期不明原因发热)1例
研究生·李云昊
简要病史:
邹某,男,76岁
于年2月1日行针刺治疗。
患者年07月因中暑昏厥,急救送医后生还,但反复出现高热,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提示肺部感染,经抗生素等对症治疗后,已无炎症指标,但患者仍神志不清,发热不退,体温多在38—39.5℃,亦可高达40.5℃。数月来,医见热不退,乃数易抗生素,以及物理降温、非甾体抗炎药等,惜未见效。
刻诊:患者神昏谵语,气喘气短,不欲饮水,高热无汗,T39.5℃,身热夜甚,夜寐欠安,小便量少色*,大便三日未下。
舌脉:舌红绛微晦,舌尖红有点刺,苔*厚腻。脉浮大中空而数。
西医诊断:不明原因发热。中医诊断:热病(热入营分证)。
治则:清营透热。
治疗:针刺选穴:双侧合谷、复溜。
取0.25mm*40mm毫针,针刺合谷穴时直刺1.2—1.5寸,针刺得气后,辅以烧山火之法;针刺复溜穴时直刺1.2—1.5寸,针刺得气后,辅以透天凉之法,行针以患者微汗出为度,然后留针30分钟。
当日针刺后,患者全身汗遍,夜间体温37.9℃,此后每日针刺一次,4日后体温控制在37℃±。
共针刺4次。病愈出院。
按语
1.本案患者年过七旬,地处东南,初次起病正值长夏,暑湿较盛,外有暑湿伤表,内有气血两虚,故邪在卫分未解,直入营分,血液(营阴)受劫,症见高热无汗,身热夜甚。四诊合参,辨证当属热入营分之证,治以“发汗解表,透热转气”之法。
2.患者典型症状为高热无汗,夜间热甚,经抗生素、物理降温、非甾体抗炎等药无效,故其治法以“汗”为突破点,汗出而热解。
3.《玉龙歌》云:“无汗伤寒泻复溜,汗多宜将合谷收”;周楣声先生亦在《针灸穴名释义》书中曾表:“复溜”通“复留”、“复流”,有滋阴摄阳、调节水道之用,止者能流,流者能止,又因复溜为足少阴肾经经穴,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接,其支脉“入肺中”且“经主喘咳寒热”,故而取之。二穴合用,合谷穴解表以通汗出之道,复溜主里取其止者能流以助汗出。水道畅,活水流,汗自出。
李老师按语
1.本病例发病过程清楚,按照中医诊断,命名并无困难,诊为:热病(伏暑),甚为妥帖。西医因为理化检查找不出病因而诊断为长期不明原因发热(FUO),那只能留他去了。
2.透热就是指邪从表出,转气也是从里向外,从深出浅。营分的治法首先是清,透热转气,转到气分,也是要清的。
3.汗法,仲景谓:当遍身絷絷,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
4.叶天士谓:“吾吴湿邪害人最广”。湿邪挟暑气,本是时令热病,本应数日、十数日即愈。化湿利湿达表,本不是难治之病,但是西医见热病,惯投抗生素、激素、物理降温诸法,且每日大量液体静脉给药。湿为阴邪,冰伏体内,暑湿煎熬日久,营分之热始终不解,可视为“伏暑”,不是“直入”。
5.数月仍在营分羁绊,叶天士谓:“温病虽久,在一经不移”,若是伤寒传变,正不知在何经矣!这里值得我们注意,即“在一经不移”,确实一些热病始终蹇滞于某证中,久久难治。曾遇一例“变应性亚败血症(成人斯蒂尔病)”也是始终羁留于营分,西医也是抗生素、激素用了几个月,从悉尼转到上海。后来也是中医治疗而愈。
6.长期发热,羁留营分,不仅本病,除了成人斯蒂尔病(变应性亚败血症),请注意:SLE(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淋巴瘤等亦多见长期发热,有人为邪羁留营分,也有人为深入血分而为血症发斑、衄血者。
?.?~?..?
04
诊余缀金
李铁*文
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
科学统治着人类,控制了人类的一切,从精神到物质,从生到死(死后管不了,即使是彻底无神论者,总祝福逝者升入天堂),我们人类被科学绑架了。科学发展到极致,完全能够明白病毒变异,异在何处,恰恰这就是在明白告诉我们:人类和病毒在捉迷藏,人类可能不能战胜新冠病毒。被巨大利益驱动的国际国内药企和它们的代理人,却乐于一直折腾下去。
人类已经进入迷途,必须当头棒喝!
人类以差别心待世界,本来,人类可以从疾病的外感六气,认识到伤寒、温病、瘟疫,后来看见了细菌,就分别出肺炎、非典型肺炎,后来从电镜下分别出病毒,就分别出冠状病毒肺炎,是SARS还是新冠,即使到了这一步,还是不满足,还要从基因排序上找出它们的差异,这倒好,即使真正的差异病毒没出,已经为它画出图型,做好命名,从阿尔法到德尔塔!
“我是阿尔法,我是奥米迦”,这是上帝的语言(《新约》启示录),现在科学要代替上帝!
我们倘若能像孙悟空,翻着筋斗云去见佛祖,佛祖会说:好吧,你们要把分别心做到极致,就做吧。释祖又抬手从菩提树上摘下一片树叶,告知人们: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每一片树叶都不相同,但只要一片就足够了解树叶。
《*帝内经》不用比喻,直接判定:智者察同,愚者察异。
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者,流散无穷。
今天早晨,*德健教授在朋友圈发帖,没别的,就是新冠肺炎代尔它的早期表现:德尔塔毒株感染以后,症状前三项分别是:头痛、咽痛、流鼻涕。
我读过会心一笑。
疫情常态化刍议
新冠病毒从底出现,到年初,就被我国疾控中心定为乙类传染病。但由于是新发传染病,属于突如其来,所以引起全社会恐慌,当时,以举国之力,用对付甲类传染病的举措对付。终于取得了第一个战役的胜利。
即便如此,后来石家庄、大连、深圳、广州等地仍发生一些局限性发作,都是被这种大范围的社会动员式的防疫措施所扑灭。胜利是胜利,但成本是很惨烈的!
本来认为,以此次疫苗注射为契机,达到扭转截断疫病流行。但是,病毒变异,人类是追赶不上的。有一点可以期待,即:疫苗注射后,病毒传染虽然速度更快但烈度下降,更多无症状者、轻型者,重危患者更少,死亡率进一步下降,或可低于流感。(今日(-08-2)早晨,闻知所谓“ADE”效应,总之,没人能回答这个问题!)。
为此建议,适应新冠疫情常态化,恢复新冠预防的乙类传染病相应举措,建议实行以下办法:
防治新冠肺炎的最有效的办法是:
1.充分发挥家庭和社区、街道(乡镇)、市三级医疗防治体系的作用。就是健全:三级医疗防治体系,加强基层中西医卫人员培训,加大基层防控能力的财*投入。
2.无症状者(无全民核酸检查,此项可排除)。轻型患者:在家休息,自我隔离。社区门诊取药,及时记录病情,统计反馈结果,动态观察了解病情,遇重危病及时转诊。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瘟疫的成熟经验。配制有关中草药、中成药制剂。
3.重危症患者:及时转医院。
4.取消这种类似于战时状态的全民动员。
5.消除民众恐慌心理,理性面对。我们有人害怕流感吗?没有。既如此,新冠类似流感,今后几年来一次,或者一年来几次。还有什么怕的。
6.停止全民核酸检测,仅对就诊者因确诊需要进行。
7.停止无差别疫苗注射,停止对青少年幼儿的新冠疫苗注射。需要保护的中老年、有基础病者,按照流感疫苗注射的要求,自愿进行。
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
在商场、餐厅、酒店、影剧院、体育场等公共场所,积极配合戴口罩、一米线等措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电梯,在医院就诊时,有发热或患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患者,以及医疗卫生、交通运输等行业高风险暴露人员,应正确佩戴口罩。
主笔
李铁*
编辑
沈露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