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吸虫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布鲁菌病血吸虫肾综合出血热要点摘要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权威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1.传染源的定义。

传染源是指(1)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2)并能将病原体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2.简述隐性感染。

(1)病原体侵入人体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的应答反应;

(2)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无临床症状、体征及生化改变;

(3)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证实。

3.传染病有哪些基本特征?

(1)有病原体;

(2)有传染性;

(3)有流行病学特征;

(4)有感染后免疫。

4.简述布鲁菌病的典型症状。

长期反复发热

大汗淋漓

乏力“懒汉病”

关节痛

头痛

睾丸炎

肝脾淋巴结大

5.简述布鲁菌病的治疗。

病原治疗遵循早期、联合、规律、适量、全程

急性期首选多西环素联合利福平

若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可用利福平联合头孢曲松

慢性期采用病原治疗、脱敏治疗、对症治疗

6.简述何傅礼现象。

日本血吸虫虫卵周围有嗜酸性辐射样棒状物,是抗原与抗体结合的免疫复合物。

7.简述伴随免疫。

原发感染继续存在而对再感染获得一定免疫力的现象。如人体感染血吸虫后获得部分免疫力。

8.简述日本血吸虫病的四型。

急性血吸虫病:病程一般不超过6个月。男性青壮年、儿童居多。发热、过敏反应、腹泻、肝脾肿大。

慢性血吸虫病:无症状型(粪便虫卵阳性,体检肝大);有症状型(血吸虫性肉芽肿肝病和结肠炎)。

晚期血吸虫病:巨脾、腹水、结肠肉芽肿、侏儒。

异位血吸虫病:肺型(虫卵沉积引起的肺间质性病变);脑型(分为急慢两型,临床酷似脑膜脑炎,慢性型主要症状为癫痫发作)。

9.简述日本血吸虫病的并发症。

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感染、肠道并发症(肠腔狭窄、不完全性肠梗阻、结肠肉芽肿、结肠癌)。

10.简述日本血吸虫病的实验室检查。

粪便查出虫卵或孵出毛蚴可确诊。

血象见嗜酸显著增多;晚期脾亢进,三系减低。

免疫学检查(环卵沉淀试验COPT、ELISA、循环抗原酶免疫法EIA)。

肝功检查见白球比例倒置。

B超CT。

直肠粘膜活检,用于病原诊断。

11.简述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典型症状。

发热、充血出血、肾损害、低血压休克。

12.简述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原体。

汉坦病毒,-ssRNA,至少20多个血清型。

13.简述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传染源。

主要为啮齿类,在我国以黑线姬鼠、褐家鼠为主。

14.简述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传播途径。

呼吸道、消化道、接触、垂直、虫媒传播

15.简述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分期。

共五期。

发热期(谐音热度海参):

发热-起病急,畏寒,以张弛热为主,轻症患者退热后缓解,重症患者症状加重;

全身中毒症状-“三痛”为头痛、眼眶痛、腰痛;胃肠中毒症状;神经精神症状;

毛细血管损害征-皮肤充血(三红)、黏膜充血(眼结膜、软腭、咽)、皮肤出血(腋下、胸背部、搔抓状)、黏膜出血(眼结膜、软腭)、渗出性水肿(球结膜);

肾损害-蛋白尿及镜下管形;

低血压休克期:脸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弱、尿量减少。

少尿期:

ARF

尿毒症、酸中毒、水电紊乱,严重时可见高血容量综合征、肺水肿;

多尿期:

移行期--ml,血BUN、Cr反而增高,症状加重;

多尿早期-ml,氮质血症无明显改善;

多尿后期-ml,氮质血症减轻,精神食欲逐日好转,但易发水电紊乱和继发感染;

恢复期:尿量恢复为ml以下。

16.简述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治疗原则。

总则:三早一就。

发热期:抗病毒、减轻外渗、改善中毒症状、预防DIC;

低血压休克期:补充血容量、纠酸、改善微循环;

少尿期:稳、促、导、透;

多尿期:移行期和多尿早期治疗同少尿期,多尿后期维持水电平衡、防继发感染;

恢复期:补充营养,逐渐恢复工作。

整理徐鑫鹏

排版徐鑫鹏

审核*秋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