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环虫寄生于鳃,单殖吸虫则寄生于鳃、体表和鳍。
单殖吸虫二代虫病的显微镜图片
指环虫和单殖吸虫属于扁形动物的単生类外部寄生虫,种类繁多,仅鲤鱼、金鱼知道的就有10种以上。每种都是用有钩的吸着盘寄生于鱼体,损害粘膜和上皮细胞。
单殖吸虫稍小0.3~0.8mm,指环虫有0.8~2mm左右大,呈蛆的形状,可进行像蚂蟥一样的伸缩运动。
用肉眼难以观察到,取鳃的一部分或体表粘液在40倍的显微镜下观察就能确认。
和车轮虫、鞭毛虫等其他的寄生虫混合寄生的情况较多。
指环虫和单殖吸虫在外观上非常相似,指环虫的头部有两对四个眼点,单殖吸虫是胎生(出生时和成虫一样形状),可从母虫体内是否有子虫来观察判断。
指环虫的模式图。头部有两对四个眼点。
有时在这个子虫中会有另一个子虫,这种情况下把单殖吸虫叫做三代虫。单殖吸虫会在一条鱼的体表连续产子增殖,所以有时只在鲤群中的一条鱼身上发生。
这些寄生虫可在全年龄的鱼身上一整年都能看到,特别是单殖吸虫在秋天到春天的低水温时;指环虫在从春天到夏天的高水温时节发生。另外加温后的越冬池水质恶化时也会发生。
单殖吸虫二代虫的模式图
动作变迟缓,粘液分泌异常是其特征。
虽然只有大量寄生时才会对鱼造成影响,但根据环境条件也会爆发性的蔓延。
指环虫主要多寄生于鳃,单殖吸虫则寄生于鳃、体表和鳍。
病鱼没有食欲,浮游于水面,动作变得迟缓或静止、在异物上使劲摩擦体表。
大量寄生时皮肤充血,粘液分泌异常、白浊、呈白云症状,严重时粘膜呈膜状剥落。
伴随粘液分泌的异常,出现贫血、鳃变白等症状。鳃瓣的顶端粘合,像鳃腐烂病初期的症状。体力弱的鱼的鳃附着有大量的粘液块。特别是幼鱼因粘液分泌可看到鳃盖呈打开状。严重者靠近排水部,死亡率很高。
腮部寄生了指环虫的锦鲤
寄生于鳃的指环虫
驱虫药有显著的效果。混合寄生时和其他的药并用。
驱除单殖吸虫、指环虫、敌百虫很有效,但在车轮虫和鞭毛虫混合寄生的情况下,则高锰酸钾有效。另外,症状相似的细菌性鳃病(柱状菌造成的鳃腐烂)氧杂茂剂等抗菌剂,最好用显微镜确认一下。
严重者鳃的黏液分泌明显增多,如不每隔2~3天进行反复药浴的话就看不到效果,甚至再次发病。
①敌百虫有效成分0.5ppm--如是水产用的马素田,每吨水放入0.25~0.6g,最低进行三天以上的药浴。
②高锰酸钾--每吨水2g高锰酸钾进行药浴或撒放。和车轮虫混合寄生的情况下,则每吨水放入3~5g进行一个小时的药浴。
指环虫、车轮虫和白点病的混合寄生
如定期预防就每吨水放入2.5ml的敌百虫(或0.6g的马素田粉末)每月进行一次药浴。另外,放新的大鲤入池前,最好用每吨水加入g的高锰酸钾进行25分钟药浴消毒后再放入池中。
永昇锦鲤苑感谢各位鱼友的信任和支持,
我们将会不懈努力做更好的精品立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