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吸虫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华支睾吸虫病肝吸虫病科普知识与预防方 [复制链接]

1#

华支睾吸虫病,亦被称为肝吸虫病,是一种由华支睾吸虫寄生于人类或哺乳动物的肝胆管内所引发的寄生虫病。在我国,这一疾病广泛分布于22个省、市、自治区,已成为当前我国面临的严重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轻度感染者可能无显著症状,然而重度感染者则可能出现腹痛、腹泻、消化不良、营养不良、疲倦乏力、肝区隐痛及肝肿大等症状。疾病进展至晚期,更可能引发肝硬化、腹水和侏儒症等严重后果。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人类,猫、狗、猪、鼠等多种动物均可成为华支睾吸虫病的传染源。当病人或患病动物的粪便中的虫卵进入水中,经过淡水螺和鱼虾类两个中间宿主的体内发育,会形成大量具有感染性的囊蚴。人们食用含有这些活囊蚴的鱼虾时,便有可能被感染。

一、华支睾吸虫的生活史

华支睾吸虫的成虫主要寄生于人类或其他哺乳动物(如猫、狗、鼠等)的肝胆管内。它们产出的虫卵会随胆汁进入消化道,并与粪便一同排出体外。当这些虫卵进入水中,如果水中有适合的淡水螺(如纹沼螺、赤豆螺或长角涵螺等)吞入这些虫卵,那么虫卵便会在螺体内孵化成毛蚴。经过胞蚴、雷蚴阶段的发育后,毛蚴最终会发育成尾蚴并离开螺体进入水中。此时,如果水中恰好有淡水鱼虾类作为第二中间宿主,尾蚴便会侵入鱼虾的皮下、肌肉等部位,并经过大约20至35天的发育形成囊蚴。

当人类或动物等终宿主生食或半生食含有这些活囊蚴的鱼虾时,囊蚴会在终宿主的消化道内受到消化液的作用。在十二指肠内,囊蚴会破囊而出,而脱囊后的幼虫会经胆总管进入肝胆管,并发育为成虫。从囊蚴进入终宿主体内到发育为成虫并在粪中检到虫卵,所需的时间因宿主种类而异,通常人类需要大约一个月,而犬和猫则需要大约20至30天。成虫的寿命则长达20至30年。

二、临床表现

华支睾吸虫病的临床表现因感染虫数和患者机能状态而异。潜伏期通常为至2个月。在轻度感染时,可能不出现临床症状或症状轻微。然而,在重度感染的急性期,患者可能表现出过敏反应和消化道不适,如发热、腹痛、腹胀、食欲减退、四肢无力和肝区疼痛等。对于慢性患者,症状可能经过数年才逐渐显现,主要涉及消化系统,如疲乏、上腹不适、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腹痛、腹泻、肝区隐痛和头晕等。

严重感染的患者可能出现头晕、消瘦、水肿和贫血等症状,晚期病例甚至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腹水、胆管癌,或导致死亡。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感染华支睾吸虫后,其临床表现往往更为严重,除了消化道症状外,还可能出现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水肿、肝肿大和发育障碍等问题,极少数情况下甚至可能发展为侏儒症。

三、预防措施严守“病从口入”的原则,摒弃不良饮食习惯,避免饮用生水,不吃生鱼、生虾,以及未煮熟的鱼虾。厨具要生熟分开,严禁混用。切过生鱼的刀和砧板必须进行消毒。在处理鱼的过程中,要勤洗手,避免用手直接接触熟食。不要用生的鱼鳞、鱼内脏、鱼鳃等喂食狗、猫,同时,洗鱼的生水也不能用于喂猪或其他家养动物。强化粪便管理,严禁使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人或猫、狗、猪等的粪便施肥或喂鱼虾,以防止粪便污染水源和鱼塘。在农业生产中,结合实际情况清理塘泥或采用药物灭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