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哪个医院治疗好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0302/g8n4jkd.html鱼生搭配柠檬叶丝和酸姜丝,口感清新;生腌青蟹则散发出诱人的酒香,让人欲罢不能。而血蚶只需烫10秒,带血水食用才更显鲜美。随着天气逐渐变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青睐“生腌”食品。然而,享用时需警惕寄生虫风险。近日,杭州一位52岁男子就因同时感染三种寄生虫而就医。他发烧持续半个多月,伴有腹痛,却误以为是流感。就医后,医生发现其嗜酸性粒细胞异常升高,肝功能也明显异常。影像检查显示肝脏上布满小脓肿,疑似感染化脓。最终,医生诊断为寄生虫感染。
经了解,该男子常年出差,对美食情有独钟,尤其是“生腌”食品,如生鱼片、醉虾醉蟹和血蚶泥螺等,每周都要品尝三四次。此外,他还钟爱牛蛙火锅和蛇胆酒等。经过深入检查,周先生的检验报告揭露了一个惊人的发现:他的包虫IgG抗体、猪囊尾蚴IgG抗体以及曼氏裂头蚴IgG抗体均显示阳性,这表明他可能曾同时遭受过这三种寄生虫的感染。幸运的是,经过治疗,周先生的病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从那以后,他坚决表示将远离生肉和生腌食品。
医生在此提醒大家,这三种寄生虫都具有极高的寄生于人体多种组织器官的能力,如脑、脊髓、胃肠道等,一旦感染,便可能引发严重的症状,甚至导致不可逆的后遗症和永久性损伤。
生食是感染寄生虫的主要途径。事实上,人体寄生虫病是一类由寄生虫侵入人体引发的感染性疾病,这些寄生虫病在人类中相当常见,如疟疾、弓形虫病、肠道原虫病等。食用生食时,尤其是鱼生,特别容易感染肝吸虫,这种寄生虫不仅可能导致胆道感染、胆汁淤滞等问题,还与胆管癌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
近年来,生腌海鲜成为了潮汕地区年轻人的新宠。然而,这种美食方式也带来了潜在的健康风险。据报道,一位29岁的潮汕青年就因为频繁食用生腌海鲜而确诊为肝吸虫病。他的经历再次提醒我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必须警惕寄生虫感染的风险。据医生透露,肝吸虫病在广东地区并不罕见,主要因生吃海鲜和河鲜所致。小汪此次发病虽不幸,却也提醒了大家注意健康。有些患者体内肝吸虫长期存在却无不适,或早期症状轻微,但长期累积可能导致肝硬化甚至胆管癌。
近日,广州一名21岁女子医院急诊,发现肝脏存在多发低密度灶,这究竟是何原因?她回忆起两个多月前在顺德家中聚餐时曾食用过一碟鱼生。经过检查,该女子肝吸虫、猪囊尾蚴、裂头蚴、包虫四项抗体指标均呈阳性。据统计,我国肝吸虫流行区的平均感染率为4%,而广东地区,特别是番禺和顺德等地,由于当地人偏好生吃鱼类,其感染率远高于平均水平,高达4%。此外,某些地区的鱼塘与厕所相邻,这也增加了寄生虫进入鱼体的可能性。肝吸虫成虫在人体内寄生的时间可长达20-30年,往往等到肝脏出现问题时才被发现。
同时,还存在一些关于寄生虫的误解。有人认为海鱼比淡水鱼更安全,但事实上,海鱼同样可能携带寄生虫。例如,异尖线虫就是一种常见的海洋寄生虫,可以感染包括带鱼、黄花鱼在内的多种海鱼。当人们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有异尖线虫的海鱼时,就可能感染异尖线虫病。感染的异尖线虫幼虫可能进入人体消化道,甚至移行至其他组织,引发一系列症状。
另外,也有人误以为高浓度的白酒或芥末等调料能够杀死食物中的寄生虫。然而,医生指出,这些处理方法只能杀灭较弱的寄生虫和细菌,并不能完全消除寄生虫的威胁。医生提醒:许多人误以为通过酒、醋或其他材料腌制就能达到消毒标准,尤其是对于从河流或海洋中捕捞上来并明显受到污染的食品,他们可能会使用所谓的“高浓度酒”进行腌制。然而,这种高浓度酒与医用的高浓度酒精存在显著差异,无论是浓度、时间还是深度,都难以达到消毒要求,因此生腌食品存在巨大的风险。此外,实验显示,异尖线虫在淡醋中至少能存活6小时,在芥末中能存活5个小时。即便使用60度的白酒浸泡,也需要至少20分钟才能有效杀灭,而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人会这样长时间浸泡。即便是冷冻,也需要在零下20℃的环境下持续24小时以上,才能确保杀灭异尖线虫。